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磅:教育部发文,机器人与编程被列入2018高中必修课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199

帖子

8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09:0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在此次“新课标”改革中,正式将机器人、编程、大数据处理正式划入新课标。
2018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将要学习机器人和编程了。
      
外语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课程类别:机器人技术和编程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物理科目:必修由原来的4个学分变为现在的6个学分。教材由原来的两本变为三本。


语文科目: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




                 爱创客机器人编程课和语言类编程课
                 完美匹配新课程标准



              ——节选自《2017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郑州自2016年12月开始启动编程教育项目,通过开展“郑州教育编程一小时”活动,共有近十万名中小学师生参与到编程活动当中来。

今天,小发带你一起看看咱郑州的编程教育开展的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
编程教育在郑州
日前,《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

为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中小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深入推动我市中小学编程教育的发展,努力实现编程教育的推广和普及。郑州市教育局制定了《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编程教育的实施意见》。
自2016年12月开始,郑州启动编程教育项目,通过开展“郑州教育编程一小时”活动,共有近十万名中小学师生参与到编程活动当中来。并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郑州又相继开展了一些活动,如:编程培训会,编程教研研讨会、开发编程教育教材、举办编程大赛等活动来持续推进编程教育在郑州的实施。
编程教育.郑州规划
结合河南省创客教育试点校、郑州市创客教育示范校建设工作,以建设编程教育特色项目学校为抓手,发挥其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加快推进我市中小学编程教育的全面发展,计划于2017年至2020年培养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编程“小极客”和编程教学导师。
做好特色项目学校建设规划
做好师资培养
做好课程开发
做好编程比赛活动
编程教育.郑州实施
2017年11月-2018年5月遴选确定编程教育特色项目学校。鼓励校企合作,引入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编程平台合作,开展课程共创。

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要负责编程教育的课程研发、指导与实施工作;


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做好中小学教师编程培训工作,带动教师熟悉编程平台,全方位提高专业技能;


市教科所要将“编程教育与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列入中小学课题研究范围,以课题为引领,深入开展编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2018年5月-2020年3月根据学校开设编程教育课程的课时量、活动参与程度、学生普及程度,评定10-20所编程教育特色项目示范校,并评选10-20位业务能力突出的编程教育优秀教师,组建编程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2018年结合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意编程、程序设计项目)、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源电子竞赛(创客马拉松)、编程一小时活动、郑州市创意编程大赛、中小学编程优质课评选活动、优秀编程社团评选等活动,以赛促学,深入检验学生的编程水平,彰显学有所获的编程效果。
2019年3月-2020年3月
评选郑州市学生“小极客”和编程教学导师,同时鼓励学校、科研机构、社会教育机构多方合作参与研发具有地方特色及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校本编程教育教材,通过相关评选活动择优进行普及推广,共同开创编程教育落地开花的局面。

编程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及网络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科技设备和应用APP给我们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明年1月全国就要推广使用电子身份证了。)

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编程成为核心能力,计算机编程从娃娃抓起,不只是对孩子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不断地将我们的世界数字化,各行各业更不可缺少地跟计算机程序相关联。要在当前时代中竞争与发展,更不可缺少编程思维。
学习编程,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世界;有利于青少年从科技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计算思维。

编程技能在发达国家已经被认为不再是信息产业的需求,而是未来所有产业的需求。从教育方面来看,儿童编程将是与阅读、数学、社交等一样的基础技能。数字化是未来社会的大趋势,编程必定会成为社会生存的一项基础技能。

要说今年中国教育改革的最重磅炸弹,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莫属。

《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规划》这是在告诉我们神马昵?简单粗暴一点说就是:国家灰常灰常重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下狠心从娃娃抓起。家有上中小学娃的粑粑麻麻,如果你们和娃有志于此,娃将享受到从升学到大学到继续深造等一系列源源不断的政策红利。

《规划》重点一: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课程
《规划》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
这段话向我们传达了几个message:
Message1:“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Message2:国家鼓励一切社会力量为Message1服务;
隐形Message3:Message1做得好,娃将通过竞赛享受升学直通车。

其实,在政府正式发文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中小学和粑粑麻麻提前嗅到了气息,尤其是近两年。
2017年4月,上海市教委表示,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将实现全覆盖。
2017年6月,浙江率先将编程纳入高考。
据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资料显示,2017赛季全球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万少年儿童参加各级选拔赛。而WER的全球唯一指定比赛平台——能力风暴更是在2017年将校内教育机器人实验室增加到2000家,将活动中心增加到400多家。
那么重点、重点、重点来了!很多的大中学名校对机器人竞赛获奖非常认,实际上,从几年前开始,一座机器人竞赛奖杯直接把娃送进名校在各地就已经屡见不鲜。未来,这个现象怕是要越演越烈啦!

《规划》重点二: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学科
《规划》指出:完善人工智能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增加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博士、硕士招生名额。鼓励高校拓宽人工智能专业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重视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的交叉融合。
这是啥意思哩?这是告诉我们:从小学能力风暴教育机器人的娃,尽管放心大胆、义无反顾的学。国家现在都替咱想好以后了,娃只要坚持到升入大学,就有顶级配置的专业师资和团队在等着娃深造呢。不要看现在设置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的院校不多,未来这可是最热门的圣地,先学的娃将享受先期福利哦~
《规划》重点三: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规划》指出,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和团队,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
这时候又有麻麻会问了,娃大学毕业之后呢?你想到的咱政府都想到了。大学学人工智能才是初级嘛,对于有天分的娃,想在这条道儿上继续前进的,无论是在学业上继续深造还是进入社会完成修炼,咱国家会提供一切的便利和条件,帮助娃实现不断向人工智能金字塔尖的流动。
亲爱的粑粑麻麻,无论你家娃在学校教育机器人实验室学习?还是在校外教育机器人活动中心学习?无论是在学校只有几个机器人由老师带着学?还是买回家里自己研究?那么恭喜你!在通往未来的竞争中,你家娃已赢在起跑线~
2018年1月5日,随着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五季的开播,一个在节目中相对普通的女孩却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是马艺妮,今年20岁,获有国家6项机器人发明专利,直接被保送清华大学。
无论是资本的追捧还是社会的关注,机器人毫无疑问正成为眼下的热点。
机器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并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的技术、产业领域,必将成为对国家综合实力产生重要影响的领域。


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投入量和市场销量创历史新高,比往年增长了27%。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业产业,也逐渐引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增长速度已突破30%,2013年浙江省也率先启动了“机器换人”项目,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机器人使用热潮。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时代的发展促进,也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当然,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也代表着机器人高端人才的紧缺。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已达20万 !
为了培养更多机器人高端技术人才,国家在21世纪初就已经将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培养纳入了高校课程体系,并在机器人发展产业规划方面,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之一,足可见国家度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的的重视。

虽然国内的高校机器人本科专业在2016年才开始开设,但是在众所周知的机械、电子、通信、自动化、材料、物理等多个学科里面,都多多少少包含了机器人相关的知识。
机器人课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综合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高校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专业,组建实验室开展机器人的相关研究。
详细如下: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主体是1986年成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点焊机器人。
2014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智能技术与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2015年9月东北大学组建国内985高校首个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智能机器人协会正式成立。
2016年北京联合大学成立机器人学院。
2016年4月,安徽三联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成立,这也是安徽省首家开设专门培养机器人专业人才的二级学院。
2015年6月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成立。
2015年3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机械工程系机器人研究所成立。
2016年9月5日,复旦大学成立 “复旦-南商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
2016年3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成立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
另外,2016年4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重庆成立,全国有四家高等学校当选为该联盟理事单位,即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1985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的专业机构之一。
同济大学建有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室。
复旦大学建有机器人智能实验室。2015年3月,复旦大学研制出机器人"中医一号”。
北京大学智能控制实验室致力于水中机器人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智能机械系统及应用联合实验室,2015年12月成功研制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在现代机构学、机器人学及服务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有“弧焊机器人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形成了焊接机器人系统应用、仿生机器人研究方向。
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动物全空间运动行为—反力测试仪、仿壁虎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基于全局视觉的可重构机器人”。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下设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培养包括机器人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此专业进入“工科试验班(信息)”大类招生。
2016年3月,机器人行业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湖南大学成立。
培养本科生的机器人学院: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原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机器人学院创建于2012年,是学院重点打造的特色分院。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气、监控机器人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娱乐、教育机器人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器人集成、机器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智能软件、服务机器人方向)等5个本科专业。
东莞理工学院设有东莞机器人学院,由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四方合作共建。面向在校的电子信息、自动化、机械设计、软件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以及其它对机器人有深厚兴趣的其它理工科专业学生招生(包括电子、机械、软件卓越班)。
东南大学2016年开设国内本科阶段首个“机器人工程”专业,以自动化大类统一招生的方式。进入“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大一大二阶段以通识课为主,大三开始进行机器人专业知识的学习。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自动化本科专业就涉及“机器人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还有一些高校相关专业会开展工业机器人实训,如中国海洋大学的自动化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是:揭示自然智能的生成机理和探索机器模拟的理论,研究自然智能机理的机器实现技术特别是由信息提炼知识以及由知识生成智能策略的技术,研制面向各种应用领域的智能机器。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IT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物流等等,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专业被称为能赋予机器人以“大脑”的专业
全国仅有20多所高校招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开设该专业较早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等等。近几年,华南理工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院校也新开设了该专业。部分高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按大类招生,各校所归入的大类不同。
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青岛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武昌理工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将代替人类负责大多繁重、重复性高的工作,国家教育方向的引导也在逐步加强机器人相关人才的培养。
若是孩子不懂机器人,也真的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东工业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5-6 11:28 , Processed in 2.5149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