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外新闻】什么?广东高校要涨学费了?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202

帖子

8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8:5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时隔16年,2016年广东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即将调整,调整后的学费标准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执行,2016年前入学的在校学生学费标准维持不变。





听证会上方案一因涨得少获多数支持

昨日,广东举行公办普通高校学费调整听证会。听证会上,广东省发改委提出了两套学费标准调整听证方案。

方案一以现行学费分担比例21.3%调减1.5个百分点后,按照方案一,四年制本科学生共需多缴纳3204元学费,三年制专科学生共需多缴纳2403元学费。

方案二以现行学费分担比例21.3%,按照方案二,四年制本科学生共需多缴纳4864元学费,三年制专科学生共需多缴纳3648元学费。 方案一因收费提高幅度相对较低,获得了大部分听证会参加人的支持。

听证会后,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听证情况对调价方案做进一步完善,会同有关部门按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方案最终出炉时间尚未确定,希望争取最快5月出炉新方案。


(华师属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




改革:高校可自主选择按学分收费

目前:学年制收费

拟实行方案:按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两部分收取。(其中,学分学费以正常完成各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应修最低学分为计算基础,按学年中学生实际选定课程学分计收;专业学费即学年制学费额度扣除学分学费后的部分,按学年计收。)




学费:不同专业标准不一

艺术类专业:暂不调整(因2012年已调整)。

高水平建设大学和学科:在具有博士授予权本科院校学费标准的基础上可再上浮10%(即在上表所展示数字的基础上可再上浮10%,华师属于其列)。

农学类专业:按理工类专业80%收取(因其为国家和省重点扶持专业)。

交叉类学科专业:以最终授予学位确定。




贫困生补助:勤工助学报酬标准也将上调

广东发改委表示:

一是精准资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大学生,给予学费和生活费专项补助,具体按广东的“精准扶贫”政策执行。 二是继续资助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对广东省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当年给予最高不超过6000元的学费补助,2016年预计资助金额670万元左右。 三是精准资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户籍在广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读本专科期间,按每生每年发放1万元学费和生活费补助,预计2016年资助金额为4300万元。




四是实施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对广东户籍新入学残疾人大学生,给予专科生每人一次性资助1万元,本科生每人一次性资助1.5万元。预计2016年资助金额为550万元。 五是落实高校层面的各项资助措施。包括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无息借款补助、其他资助等。2016年适当提高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标准。



争议:农学专业是否免学费

此次学费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出“农林类专业学费按理工类专业80%收取,”这也意味着一向以低学费为特色的农学类专业不再具有学费上的优势。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迟云平则不赞成农学专业免学费。“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但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提供服务收取相应费用是合理合法的。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培养农学人才都需要支出,不能因为就业困难,或是生源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便不收取费用。”若需对特殊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予以政策性照顾,是政府责任,非高校应承担的范畴。



声音各方说法


总体声音

77.14%消费者支持不涨价

“通过朋友圈、QQ群征集意见,大部分消费者对涨价反感。”社会组织代表、省消委会龚承表示,调查显示,18.1%支持方案一,0.95%支持方案二,77.14%支持不提价,3.81%提出其他意见。

“反对涨价!”出身农村的广东省人大代表高海涛认为教育应该公益性,价格上调增加居民负担,低收入群体最受影响。华农大学生莫倩明表示不支持涨价,住宿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这点增加不是小事,身边的学生都不接受涨价。



高校


办学成本不断提高,提升大学质量需要资金

近年来高校办学成本不断提高,生均支出大幅上涨,高校财务压力大,甚至有高校负债累累。2013年以来,福建、广西、湖南、山东、天津、江苏、贵州、浙江等地陆续公布普通高校学费调整标准,但广东普通高校学费一直参照16年前的标准——这是被屡屡提及的支持调整学费的理由。

(全国多个省份调整高校学费标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坦言,目前学校办学成本高于生均拨款和学费总额,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办学成本增加,更有提高学费的必要。“学费按照分类指导、优价的原则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各个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但同时也不能给家长和学生带来更大的负担。”


方案二更符合生均成本

迟云平表示,总体来说,两套方案的差距其实不大,但方案二更加符合生均成本。“当然,也不排除政府部门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关切,进行政策性调整倾斜的可能。    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也建议推行第二种方案。“现在,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块,其中,政府拨款和学费是两大主要来源。这几年政府拨款虽然增加,但学校的整体规模、档次也都在提高。”随着办学成本的增加,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也在水涨船高,“高校的债务压力也特别大。”



学生


经费去向不够透明公开
科研成本不应转嫁本科生


听证会现场,广东高校在校学生代表认为,听证方案中的年生均培养成本核算方式模糊,到底用在学生身上的钱有多少并不特别清楚。

对于高校的科研经费压力,学生代表认为,花大价钱建设的一些研究实验室,实际上并不广泛对本科生开放,同时,高校引进的一些高水平人才平时也不带本科生,因此这部分费用不应该由本科生学费来承担。


公开财务细则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李耀说:“现在物价上涨,学费小幅上涨也是适应市场规律。”学校调整学费并非不能接受,但要有合理理由。
 
“哪一项要涨?为什么涨?涨多少?这些都要给学生说清楚。”广东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同学认为,学校如果要涨学费,最好要向师生公开财务细则,并给予详细的条例说明。

(听证参加人在会上发言)


学者


应明确定价机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随着办学成本增加,学费上涨有其合理性,但如此大幅度的上涨,高校必须给学生、家长交出一本透明账单,否则学生学费负担沉重,将再次成为教育话题。


发行教育彩票,设2年调价缓冲期

人大代表张佩佩支持方案一,并建议加大教育系统廉洁风险防控、发行教育彩票补充收入。
  
韶关学生家长吴安强表示,方案一低于方案二,倾向于方案一。建议调整的政策和实施之间有个缓冲期,借鉴高考改革,设置一到两年的缓冲期,让人更好地接受。



整合来源:财新网,信息时报,中国新闻网,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新浪新闻,人民网
整合:苏晓清 陈贺榆
编辑:詹嘉萍
责任编辑:任彤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东工业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5-6 17:45 , Processed in 2.1444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