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韶华
标题:
2019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打印本页]
作者:
wǒ想我是海
时间:
2020-12-12 05:21
标题:
2019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大赛目的与宗旨
2019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东莞理工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面向全省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性工业设计创意实践活动。大赛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国家11部委《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全社会展示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搭建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平台,为广东制造业、创意产业寻找设计新人提供最佳的途径和机会。大赛按照“专家指导、部门协调、高校承办、学生参赛、企业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组织领导(一)本次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东莞理工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 (二)本次活动设大赛筹委会。大赛筹委会受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制订《2019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章程》等大赛文件;大赛筹委会工作职责完成后,由大赛组委会具体负责大赛组织实施工作。 (三)本次活动设大赛组委会,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省有关高校负责人等组成。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组委会下设大赛评审委员会和大赛秘书处两个部门。 (四)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人,主持大赛日常工作。评审委员会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高校及业内专家组成,原则上业内专家比例不少于20%。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评审标准》(另发)和对参赛作品的评审的监督工作。评审委员会包括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初评委员会由20位专家组成,负责对各高校提交的入围作品分组进行初评。终评委员会由10位专家组成,负责大赛的终评。
参赛对象2019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参赛的学科专业范围主要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服饰配件设计等相关学科专业,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赛。
参赛对象为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邀请港澳台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进修生(如有必要需提供证明)也可报名参加。
参赛者须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
大赛内容
参赛类别
提交参赛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要求,按照工作、生活、学习、沟通、出行、健康、娱乐、交互、服务、专项赛(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十个类别提交原创设计作品。
1
.
A
工作(
Work
)
工业生产用机械装备、检测设备、加工设备、生产工具,商务活动用办公设备、金融机具等。
2
.
B
生活
(Live)
生活家用电器、视听设备、厨卫设备、餐饮器皿、照明器具、园艺用品、个性生活用品等。
3. C
学习(
Study
)
电脑及周边设备、学习工具、教育设备、文具等。
4. D
沟通
(
Communication & Interaction
)
固定、移动通讯设备和个人用导航设备等。
5. E
出行(
Transportation
)
水、陆、空运输、特种功能和出行等各类交通工具。
6. F
健康(
Healthy
)
医疗、保健、运动等与健康相关的设施用品、户外活动用品、训练装备等。
7. G
娱乐(
Entertainment
)
玩具、游乐设备、娱乐设备等。
8. H
交互(
Interaction
)
以人机交互关系创新为特点的各类产品和具有突出界面设计特色的应用软件等。
9. I
服务(
Service
)
公共设施和以整合创新理念进行的商业模式服务设计,以及包含产品、传播、物流、渠道、终端在内的新型业态系统。
10. Z
专项赛(
Special Project
)
本次大赛特与东莞地方当地产业接轨的设三个专项赛:Z1,智能家居;Z2,可穿戴设备;Z3,智能装备(无人机、机械手)。
奖项设置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优秀指导教师奖
最佳组织奖
最佳人气奖
评审标准根据本次大赛主题,遵照 “可用、易用、环保、审美、经济”等评价标准从设计主旨、设计效果、设计价值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审。各类奖项数量根据本类别参赛人数占总参赛人数的比例确定。
参赛费用
(一)参赛费用
本次大赛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大赛组委会的工作费用由主办单位自行解决。
(二)参赛作品制作、寄送,布展及撤展费用
由各参赛单位自行负担。
大赛评审委员评审委员会负责:遴选大赛复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修改评审规则;处理重大评审争议等事项。
1
、主任委员
陈 江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2
、副主任委员
胡启志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胡 飞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3
、委员
王枫红 华南理工大学
高锐涛 华南农业大学
蔡江宇 华南师范大学
裴悦舟 广州美术学院
江 帆 广州大学
王方良 深圳大学
刘武辉 东莞理工学院
陈永航 五邑大学
冯 原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范劲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彭 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周红石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卢刚亮 广东鸿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瞿 上 大业设计集团
刘 仁 东莞得利钟表集团
朱宝华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甄 超 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
组织领导
(一)本次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东莞理工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
(二)本次活动设大赛筹委会。大赛筹委会受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制订《2019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章程》等大赛文件;大赛筹委会工作职责完成后,由大赛组委会具体负责大赛组织实施工作。
(三)本次活动设大赛组委会,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省有关高校负责人等组成。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组委会下设大赛评审委员会和大赛秘书处两个部门。
(四)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人,主持大赛日常工作。评审委员会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高校及业内专家组成,原则上业内专家比例不少于20%。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评审标准》(另发)和对参赛作品的评审的监督工作。评审委员会包括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初评委员会由20位专家组成,负责对各高校提交的入围作品分组进行初评。终评委员会由10位专家组成,负责大赛的终评。
组织机构
1、本次大赛组织机构是大赛组委会。大赛组委会下设:大赛评审委员会和大赛秘书处两个部门。
2、大赛筹委会受广东省教育厅等委托,以及制订《2019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方案》等大赛文件;大赛筹委会工作职责完成后,由大赛组委会具体负责大赛组织实施工作。
3、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负责大赛及相关活动的策划、形象设计、展场设计、活动咨询、大赛网站维护、信息发布、参赛作品接收、布展、大赛相关工作的执行等工作。。
4、本次大赛由东莞理工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
欢迎光临 南国韶华 (http://www.zhujiajiand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